序号
| 学生姓名
| 专业
| 论文题目
| 导师
|
1
| 黄少伟
| 旅游管理
| 旅游企业化解金融风险对策研究——以赣州旅游集团为例
| 杨征
|
2
| 王岩
| 旅游管理
| 博物馆中图片内容丰富度对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影响研究
| 许庆勇
|
3
| 张欣月
| 旅游管理
| 基于高中生视角的襄阳市研学旅行发展策略研究
| 郭泉恩
|
4
| 肖依如
| 旅游管理
| 产业融合背景下李渡烧酒作坊遗址旅游品牌塑造研究
| 陈洪玮
|
5
| 姜丽迎
| 旅游管理
| 遗产旅游开发背景下传统技艺类非遗市场化路径与策略研究——以文港毛笔为例
| 徐雅雯
|
6
| 符满多
| 旅游管理
| 建设儿童友好型研学基地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
| 黄细嘉
|
7
| 罗天赐
| 旅游管理
| 旅游安全管理视角下的庐山冰雪旅游风险研究
| 郭泉恩
|
8
| 舒南南
| 旅游管理
| 南昌市文旅街区价值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
| 陈洪玮
|
9
| 付朋飞
| 旅游管理
|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新余仙女湖为例
| 黄志繁
|
10
| 潘雅珍
| 旅游管理
| 世界自然遗产地研学旅行者的动机类型与差异分析-以龙虎山为例
| 胡兵
|
11
| 徐靖靖
| 旅游管理
| 康复性景观理论下江西康养旅游发展潜力评估及其障碍因素
| 胡兵
|
12
| 黄文洋
| 旅游管理
| 具身视角下国家文化公园旅游者游憩涉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
| 郑军
|
13
| 武沂
| 旅游管理
| 平遥古城文旅融合的水平测度与优化策略研究
| 郭泉恩
|
14
| 董永康
| 旅游管理
|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城市旅游品牌个性研究—以南昌市为例
| 王文辉
|
15
| 葛畅
| 旅游管理
| 基于品牌个性的山岳型旅游地差异化定位研究—以庐山、龙虎山、三清山、龟峰为例
| 胡兵
|
16
| 潘梦航
| 旅游管理
| 五星级酒店图片评论数量对评论有用性的影响研究
| 许庆勇
|
17
| 鲁斯兰(留学生)
| 旅游管理
| Host Perception of Tourism Impacts in Republic of Bashkortostan
| 王文辉
|
序号
| 学生姓名
| 专业
| 论文题目
| 导师
|
1
| 沈锦康
| 旅游管理
| 城市旅游景区“还景于民”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研究——以南昌市滕王阁旅游区为例
| 陈志军
|
2
| 段有慧
| 旅游管理
| 基于游客感知下吉州窑景区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 周雨城
|
3
| 舒艳萍
| 旅游管理
| 基于景观叙事视角的博物馆游客文化身份建构策略研究——以海昏侯国遗址博馆为例
| 徐雅雯
|
4
| 杨梦晨
| 旅游管理
| 安义古村主客互动影响居民幸福感与提升路径研究
| 王佳
|
5
| 陈雅星
| 旅游管理
| 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旅游体验对游客重游和推荐意愿的影响研究
| 郑军
|
6
| 卢越
| 旅游管理
| “Seminar-PBL”混合式教学在专硕课程《旅游规划与战略》中的多元运用与效果评价
| 王佳
|
7
| 徐巧丽
| 旅游管理
| 基于游憩专业化理论的观鸟旅游行为意向研究——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为例
| 陈志军
|
8
| 罗晶晶
| 旅游管理
| 基于游客感知的《寻梦龙虎山》旅游演艺发展策略研究
| 王文辉
|
9
| 胡巍
| 旅游管理
| 体育旅游对乡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婺源县为例
| 陈志军
|
10
| 李丽琴
| 旅游管理
| 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的提升与对策研究-以南昌大学为例
| 杨征
|
11
| 方佳敏
| 旅游管理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南昌市A学校为例
| 黄志繁
|
12
| 胡亚婷
| 旅游管理
| “景漂”参与景德镇文旅融合发展的模式与优化路径研究
| 王佳
|
13
| 黄文彬
| 旅游管理
| 文旅融合背景下国家级非遗建盏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
| 周雨城
|
14
| 杜琴琴
| 旅游管理
| 婺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创新路径研究
| 王佳
|
15
| 刘绍校
| 旅游管理
| 江西三清山旅游营销优化策略研究
| 周雨城
|
16
| 加速(留学生)
| 旅游管理
| The touristic craft heritage
industry in Uzbekistan:Development
modes, challenges and experience
| 徐雅雯
|
17
| 周玉莲(同等学力)
| 旅游管理
| 吉水县文化旅游人才助推乡村产业振兴长效机制研究
| 陈志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