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旅游学院欢迎您

Language to English |    

新闻公告

学术动态

更多...

学术动态

更多...

多彩智旅·百嘉讲坛 第二讲 张凌云:为了自由而“被抛”或进入“澄明之境” 多彩智旅

发布日期:2018-04-16 浏览数:

  2018年4月16日下午2点30分,由南昌大学社会科学处与南昌大学旅游学院共同主办、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张凌云教授主讲、旅游学院龚志强教授主持兼点评的多彩智旅·百嘉讲坛系列讲座在国交学院213报告厅开展,江西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细嘉教授与旅游学院师生一起聆听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张教授由五一假期去哪旅游的话题引出了旅游现象的本质研究和探索。通过举例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张教授与大家一起探讨了何为旅游现象研究的哲学思考,并通过举例提倡大家要从现象着手去研究旅游。

  一、为了自由而“被抛”或进入“澄明之境”
  旅游现象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它是旅游学研究的本体和起点,社会事实可以将其作为“物”来研究。
  举例说明
  1.“裸心谷”资源定价之谜——为何浙江德清的一个乡村住宿比上海浦东区国际品牌酒店房价更贵 ?
  2.蒸汽机火车“退而不住”之谜——为何蒸汽机车专项旅游运行票价远高于高铁?
……
  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分析和大家的讨论,张教授做出以下结论:
  1.在旅游的场景下,对于资源的认识、偏好、评价和估值与在日常生活情形中是不同的,游客的心理、行为与其在日常生活环境里也是不同的,这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本质区别。
  2. 旅游消费不只是产品或实物的消费,除了服务外,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性消费和场景性消费占据重要位置,旅游经济属于天然的体验经济。
  3.在旅游的场景下,日常生活中被认为落后淘汰的生产力、生产工具和生活方式都可能成为有吸引力的因素和产品。
  二、多方位理解旅游
  1.从第二住宅与住宿的区别理解旅游业
  住宅与住宿的定价机制在旅游业中有不同体现。
  2.从需求侧理解旅游业
  旅游业是“天然的”体验经济。
  3.从供给侧理解旅游业
  旅游业是“天才的”文化创意。
  三、惯常环境VS非惯常环境
  1.惯常环境
  一个人的惯常环境是由他(她)的居住地和所有的常访地组成的一定区域之和。它是较为稳定的、单维的、客观的、被动的、被选择的,并且它的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逆的历史进程。
  2.非惯常环境
  在心理学上非惯常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两个部分。它是一个多维度的生存空间和心理——行为环境,在这个空间和环境里,人的行为与环境成函数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紧张和焦虑、诱引的场、维度。
  3.整体旅游系统及环境模型的推广和解释
  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在旅游交通系统方面有所区别。
  4.斯坦利·普洛格理论
  与惯常环境的选择不同,旅游者对于非惯常环境的选择是多元的、个性化、甚至是非现实的、梦幻的,这与旅游者的个人偏好以及旅游者对于目的地特征的心理认知和预期有关。这从侧面说明了旅游者在非惯常环境与惯常环境之间转换的心理动机和地方依恋。
  5.日常语境的概念解释
  旅行的真正目的不在于它的目的地,而在于它的过程,遇见不同的人,遇见奇怪的事,听到不同的语言,吃到各种美食。
  四、结论与展望
  1. 非惯常环境是旅游活动的常态环境,是旅游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最显著的本质特征。
  2. 旅游环境建构的空间,不只是物理空间,而是共建的心理和物理空间。
  3. 旅游学就是研究在非惯常环境下,游客与其在惯常环境下不同的心理、行为,和心理账户,以及由此引发的人地关系、人群关系等经济社会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4. 非惯常环境与惯常环境之间的关系和互相作用机理?非惯常化和惯常化,非惯常环境的特性是什么?非惯常性?也就是旅游中的“食住行游购娱”有无呈现“非惯常性”特性?旅游学以及相关的分支科学,如旅游地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等,可以围绕非惯常环境来展开研究。
  讲座最后,张凌云教授展望了旅游业未来发展并与在座师生积极互动,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最终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