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旅游学院欢迎您

Language to English |    

新闻公告

学术动态

更多...

学术动态

更多...

论谈|旅游业全面复工的风险防控

发布日期:2020-04-16 浏览数:

论谈|旅游业全面复工的风险防控

编者按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不断推进,但是,旅游业因其聚集性特点,万不可掉以轻心。只有安全真正有了保障,人们才会放心地走进景区,旅游业真正复苏才有扎实基础。在全域旅游、大众旅游浪潮下,公共卫生安全的短板在哪里?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景区和游客如何把防控举措贯穿旅游活动全过程?本期双周论谈特邀江西省知名学者黄细嘉进行对话。

主持人江西日报记者 阮启祥 谢翌春

特邀嘉宾黄细嘉 南昌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导

●做好常态化防控,是旅游业全面复工复产的前提。从公共卫生安全角度看,旅游业面临着六个方面的短板

主持人:黄教授好!五一小长假在即,旅游成为热点话题。在疫情防控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的要求下,旅游业的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或者说潜在问题,主要来源于哪里?

黄细嘉:4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要求,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常态化防控,是旅游业全面复工复产的前提。这几年旅游业发展很快,从区域说是全域旅游,从参与者说是大众旅游。受各种因素影响,从公共卫生安全这个角度看,旅游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安全和不确定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的短板:

一是游客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

二是旅游行业规模扩张较快,质量提升滞后,公共卫生安全配套设施存在潜在隐患问题比较突出;

三是“旅游+”和“+旅游”方式多样,旅游跨界融合不断延伸,旅游公共卫生安全防范与管控宽度和难度加大;

四是出境旅游活动增多,国际旅游规模庞大,全球旅游公共卫生安全协调与处置机制远未构建起来;

五是新型业态旅游层出不穷,个性化旅游方式频出,旅游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责任保险与维权保障不力;

六是人们旅游交际频繁和社会活动半径扩大,食宿生活“离家化”现象普遍存在,而游客的公共卫生安全生活习惯还未形成。

这些短板,使得旅游活动和经营中的公共卫生风险与日俱增。

据郑向敏、谢朝武主编的《中国旅游安全报告(2019)》披露,据不完全调查汇总,2018年,我国共发生涉及旅游公共卫生事件121起,发病人数419人,死亡13人。这些事件包括游客食物中毒、发生传染性疾病等。从国际看,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钻石公主号邮轮造成的疫情扩散,使得不少人谈邮轮而色变。这些涉及旅游的公共卫生事件,是警钟,也是提醒。

●针对疫情,旅游活动涉及的食、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要有针对措施,都要落细落实

主持人: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特点,把公共卫生风险防控贯穿到旅游活动的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黄细嘉:旅游活动的食、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要有针对措施,每一个环节都要落细落实。

关于食,重点防范“病从口入”。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口鼻传播。所以,在吃的方面,建议采取以下五种就餐“制式”。一是旅游就餐点以“餐具包”式提供一套全消毒餐具,避免本已消毒的餐具因递拿造成细菌或病毒的交叉传播;二是实行严格的“分餐制”或“自助餐制”;三是采用“课堂式”就坐用餐方式,避免面对面就餐;四是采取“探视式”就餐方式,即面对面就餐但中间隔挡,达到隔绝飞沫传播的效果;五是采用“公筷制”或“分盘制”。当然,游客也可自带干粮。

关于住,重点是提供游客“再消毒”机会。目前酒店用品基本都是消毒的,比较安全。但也存在两个隐患,一是卫生安全工作不认真、难到位,造成安全漏洞,比如水杯、遥控器、门把手等不适于规模消毒的器物器具,最容易留下卫生安全隐患;二是城市疫情发生前期无人知晓和防备,留下安全空档。因此,必须在每个房间配备消毒酒精等消毒物,以便游客自主选择对相关物品进行消毒。

关于行,重点是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和服务。目前在旅行过程中,防护工作和服务非常缺乏,为此要做的工作有:一是在当天游客上车出发前,提供一次体温测量服务,并妥善处置发热游客;二是在车上给需要的游客提供一次性口罩;三是提醒游客说话时不要直对对方并用手捂嘴,咳嗽和打喷嚏时要避开人群或遮挡。

关于游,重在形成“同向”“间隔”“无触”的游览方式。一是景区要树立公共卫生安全流量意识,确保在安全流量内向游客开放;二是尽量使用消毒的耳麦助听讲解,避免聚集扎堆倾听现象;三是游览过程中,密集拥挤的人群采取同向行进方式移动,尽量避免面对面;四是与面对面讲解的导游、与在不拥挤游线上的其他人,尽量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五是景区要配备常规的洗手消毒设备;六是有条件的景区尽量使用购票、缴费、付款等扫码支付方式,减少人员面对面接触和钱物传递机会,形成无接触游览。

关于购和娱,关键是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一是如果在有疫情出现或流感易发时节,尽量避免组织参加此类活动;二是在比较安全的季节,对于人群特别密集的时段,让游客戴口罩参加活动;三是游客在排队、等候、交涉、行进等过程中,务必与其他顾客和经营管理者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拥挤。

这些措施,可通过下发文件形成制度,再通过制定标准形成规范,取得成效和经验后,在业界推广应用。当然,实施这些新举措,会增加一定的成本,这完全可以从各地出台的旅游业优惠政策中得到消化。

●一时疫情阻挡不了旅游业的复苏,随着各地刺激旅游消费政策的实施,旺盛的旅游需求终会释放

主持人:常常听到这么一句话,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场危机也是一种机遇,怎么理解?五一以后的旅游业发展趋势,您怎么看?

黄细嘉: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未结束,我国境内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但境外疫情正加速蔓延。总的来说,一时疫情阻挡不了旅游业的复苏。我们说转危为机,只是对灾害的一种辩证理解,是人们遭遇危机、面对危机、处置危机时,从危机中吸取了教训、总结了经验、获得了认知、拥有了智慧,让我们优化了应对危机的方法和方式,在防灾避害方面更加聪明。旅游业不能缺了忧患意识,对其脆弱性要有充分的认知。要真正吸取教训、未雨绸缪,把想法变成行动,最终把“坏事变好事”,才能真正实现化危为机。

有数据显示,疫情期间中国旅游类上市公司的跌幅小于全球平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资本市场相比全球其他国家,中国旅游业“潜伏”着更强的生机与活力。所以,我对旅游形势的基本判断是,虽然旅游活动暂时被疫情压制,但旺盛的旅游需求终会释放。五一小长假全国旅游业或许很难出现全面复苏的情势,但随着各地刺激居民旅游消费组合政策的出台,十一、中秋等黄金旅游季,全国旅游业将会有实质性的起色,国内景区和酒店生意有望逐步回归正轨,但出入境旅游可能会受国外疫情正在暴发的持续影响,在短期内难以全面重振

材料来源于2020-04-15学习强国江西学习平台